业内新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业内新闻

读“图”读“字” 话阅读

        文物收藏家马未都说,几千年的中华文明,靠文字传承,读书即读“字”,现在却是读“图”时代,令人堪忧。对此我由衷认同。
        中华民族曾是一个酷爱阅读的民族,古人甚至极而言之: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,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广读,读出一代代名流大家,又留下名篇巨著代代传读,读出了中华民族的厚重文脉。
        中国式阅读素以读字为主,读了几千年,如今思索型阅读变成了快餐式阅读、赏析型阅读变成了知晓型阅读、系统阅读变成了碎片化阅读、纸质阅读变成了手机阅读。电视、电影、网上图像、手机视屏铺天盖地,大大挤占了人们读“字”的时间空间,人们目不转睛地读图,五彩七色如暴风雨席卷,看起来读势凶猛、涉猎宽广,但却雨过地皮湿,浸不透土,润不了心,灵魂深处更难留痕。
        图有图的优势,字有字的特性,二者兼顾也很好。我在将自己的长篇新作《女人百年》改编电视剧的过程中,要将大段文字表达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改为直观简洁的画面,痛感要割舍多少引人浮想联翩的精华之处和深沉情思,所以严歌苓说她不能写电视剧,因为她无法割舍。深感文字有图片无法企及之妙,在于给大脑留下转换空间,刺激思维运动,开发联想功能,激发创造活力。
        读图具象,读字抽象,可拓展形象思维。
        人类的幼年和人的幼年都以读图为主,因为直观,可以直接明了地将传播者的意识转换成接受者的意识。中国的文字大多象形,几千年演进中,图像渐隐于字后,但字中却融进了千百万读者的想象,让字中可以抽象出更多隐含的图像,这就让文字变成了文化。读图,映入不同大脑的是同一张图。读字,映入不同大脑的是千差万别、形形色色的图。从“字”转换成脑海中的“图”,通过“想”而成“像”,拓展的是人的形象思维。
        读图平面,读字立体,可训练逻辑思维。
        一张图,只能展示一个面,一段文字,可以立体地从面到点,从外到内,从横到纵,全方位描述。文字描述可引导读者大脑多侧面推导、描画出立体图像。文字描述正方形,你即可在脑海描绘出长宽高相等的多侧面图形。从文字到形象,训练的是逻辑推导能力,让人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,一叶知秋。立体地、本质地知晓事物。
        读图定格,读字联想,可生发创新思维
        直观图像可在脑海定格,就像机器或机器人,只按照设定程序格式化也精准化操作。文字转换的图像,必然融进读者脑海中关联的众多图像,经过加工融合变幻成全新的图像,这种靠联想幻化出新的过程就是再造功能、创新思维。文字就如鼠标,点击大脑储存的各种信息,仿佛调动各种零件组装成新的机器,这是机器或机器人无法也不能完成的创新创造。
        在这个变得浮躁的时代,不要让图片覆盖我们的全部视野,而要读一点愉悦心灵的经典文字,不要让我们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中浮华人生,而要在精美文字里让人生更多些哲思与情感的厚重。阅读不能回到人类幼年看图说话的时期;现代文化人,不能回到看连环画的儿童时代。读图固然轻松,读字需要思想;读图或许快乐,读字却使人智慧,让我们给阅读留下一点想象空间吧!

版权所有 崇文书局 技术支持 长江数字 我要投稿

地址:中国武汉市武昌雄楚大街268号省出版文化城C座11楼 邮编:430070 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