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内新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业内新闻

央视评论;读书可以对治浮躁与喧嚣

       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。一个有时间读书的人,在世界读书日说读书似乎是一件很傲娇的事情。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,他们常常会遇到并且挂在嘴边的问题,是有心读书,却没有时间。因此,世界读书日,我们要来一次说读就读的思想旅行。
        •读书与时间无关
        尽管这些年来,随着兴趣爱好的多样化,各种兴趣群体和利益群体不断成长,但是每一个人的生活,总归会为自己留下一些自由空间。问题恰恰在于,这些自由空间的支配,是一个人自由意志和欲望的共同体现。在2014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,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.56本,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.1%,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,日均看手机的时间却超过半个小时。就算我们认为看手机的很多人也是在读书,那么读书的本数和时间,也远远少于世界阅读大国。

 

▲24小时营业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
 
      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感受。工作之余,很多人每天也忙忙碌碌,不是应酬,就是在应酬的路上;不是睡懒觉,就是洗洗准备睡了。其实就像微信中流传的话,读书是成本最低的高贵行为。它可以不分时间地点,可以不影响任何其他人。只要你有一本喜欢的书,无论独坐一天,还是抓紧五分钟,获取知识的欲望就会得到小小的满足,给你一个更加宁静和平和的环境。因此,没时间读书,其实只是其他欲望霸占你的一种借口!
 
▲数字时代,手机“扫一扫”图书实现“云阅读”
 
        其实读书的效果不那么直接,更没法功利地体现出来。但是读书有两个与上网不同的作用,一是系统,二是沉浸。书作为人类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,它能够系统性地展示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和观念。读书不是读段子,它可以让一个人沉浸在思考和互动中。书本与网络不同,它虽然没有直接的互动,却更让读者展开想象和对话的空间,与作者和主人公来一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共舞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无论是人类知识的宝库,还是当下敏锐的观察,书本给一个民族创造的思考世界,远远大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片断信息。读书,能够推动人们学会认识自己,理解别人。在一个人人感到浮躁,经常对生活不满的时代,读书其实是一味陶冶自己,改造社会的良药。问题就在于,我们愿不愿意放弃眼前的功利,寻找心灵的满足。
        人们常常觉得,时间是最可怕的东西,任何权力和金钱都无法留住它。但书本恰恰可以,它超越时空,融通古今,阅读之美,无时无地,从容流淌。有心没时间,只是不读书的借口。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高贵的任性,那就是读书的任性。这其实是提升修养的自觉,是一种对知识和社会的敬畏。也只有读书任性的民族,才能够真正在道路的选择上更加理性和聪慧。

 

版权所有 崇文书局 技术支持 长江数字 我要投稿

地址:中国武汉市武昌雄楚大街268号省出版文化城C座11楼 邮编:430070 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