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内新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社内新闻

做读书人看的书--百道网访崇文书局社长韩敏

【百道编按】崇文书局的前身是湖北辞书出版社,创建于1985年,2002年更名为“崇文书局”,和晚清全国著名四大官办书局之一的崇文书局同名。崇文书局的定位就是一个以辞书为特色,以文史古籍为主要努力方向的出版社。现任崇文书局社长韩敏在采访中坦言,希望能利用好这块招牌,做好专业出版,做一些给读书人看的书。
       崇文书局的前身是湖北辞书出版社,创建于1985年,2002年更名为“崇文书局”,和晚清全国著名四大官办书局之一的崇文书局同名。现任崇文书局社长韩敏在采访中也坦言,希望能利用好这块招牌,做好专业出版,逐渐把崇文书局办成一家比较专业、比较有特色、比较有品味、比较有文化影响力、有社会美誉度的出版社,志在做一些给读书人看的书。
       百道网:崇文书局有一本写林徽因的书《人间四月天》,这本书的销量很不错。未来崇文书局还会继续推出这类畅销书吗?
       韩敏:我们确实成立了一个大众图书出版中心,希望在大众市场方面做出我们的探索。但总体来说,我们不以畅销书出版作为我们的追求。我们还是会按照自己既定的产品规划和出版道路走,以文史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图书为重点。
       畅销书是皇冠上的明珠,也是社长和编辑们孜孜以求的。实际上畅销书对出版社的价值非常大,不管是在人才培养、品牌建设,还是在对其他产品的拉动上。但是对于我们来说,一个是我们做这个不现实,另外,片面追求市场化的图书现在不是我们的优势,我们还是想按照自己既定的图书发展定位先走我们的路。经过一定的积累,或者叫文化传承,希望我们的有些书在十年、二十年之后仍然有人看,甚至看更长时间。相对畅销书来说,这个目标是我们更希望达到的。
       畅销书,我个人认为,包括现在一些过度的商业化炒作,影响并不都是正面的,也不应是出版人的惟一追求。当然,出版企业肯定要追求利益最大化。对崇文来说,由于还有一块教育出版可以作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。所以,在非教育类出版方面,我们志在做一些给读书人看的书。我们更在乎的是比较高端的读者圈子,也就是真正读书的人。我们想做读书人看的书,希望这些书将来能够在这些读者中形成比较好的口碑。
       总的来说,目前我们并没有刻意追求畅销书。集团董事长潘启胜对崇文书局作要求时也反复讲,不需要你们崇文书局挣多少钱,你们也挣不了多少钱,要多做点好书。我特别佩服三联这类出版社,它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追求,是有自己灵魂的出版社,而不是在市场上随波逐流。我们地方社的资源和人才跟这种非常好的传统出版社没法比,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追求还是有的。崇文书局的定位就是一个以辞书为特色,以文史古籍为主要努力方向的出版社。
       百道网:您的职业生涯中,有过多次角色转换,对于现在的角色,您有什么样的定位?
       韩敏:我人生的第一站是在一家基层新华书店,后来读完脱产研究生面临再次就业的时候,我仍然选择了出版行业。我在长江文艺社当过编辑部主任、发行部主任,成立出版集团之后,我在集团担任过出版部副部长,受命创办过一家以“走出去”为目标的图书公司,后来又回上市公司担任出版部长和运营部长。在这之后,到了崇文书局。
       我出身于基层,对书有感情,因为喜欢读书而爱上了出版业,书是我们这代人心目中最神圣、最崇高的东西,做出版是我的个人喜好,也是我的追求。我主动请缨到崇文书局来,也是因为有这个梦想,就是想做好书。从上任伊始,我们就在考虑要把崇文书局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出版社。特别是针对过去出现的产品上的问题,当时我们就想,这个出版社不一定要有很大的规模,但一定要办得比较专业、比较有品味、比较有特色、比较有文化影响力、有社会美誉度。围绕这个目标,我们已经在开始行动了,首先就是重新规划我们的产品线,包括我们的图书板块。
 \
崇文书局社长 韩敏
       百道网:贵社“十三五”重点产品线和图书板块的规划有哪些考虑?
       韩敏:我们规划的总体目标是“做强市场教辅,做优辞书,做特文史古籍”。
       2002年,我们更名为崇文书局,崇文书局历史上是中国近代的中国四大官书局之一,在历史上有比较大的影响。我们的座右铭就是“崇尚文化,传播书香”。更名的目的就是要做好我们的核心业务,在坚持辞书出版特色与优势之外,在传统文化、文史古籍的整理、研究、传播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。
       教育出版目前还是我们的生存基础,像“培优新帮手”等已在市场上经受了十几年的检验,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。而辞书是我们的特色,因为我们是专业辞书社,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专业辞书社之一。过去在这方面我们有所轻视,教训深刻。针对这个板块,我们可以说是在“卧薪尝胆”,立志重拾辉煌。在做好传统的语文类工具书的同时,最近我们在集团的支持下,主动策划,加大投入,上马了《马克思主义大辞典》(徐光春主编)、《中国经济史大辞典》等与主题出版相结合的、高水平的专科辞书项目。
       做特色就是通过文史古籍的出版,体现我们的社会价值、文化贡献。这两年,围绕这个目标,我们在人才引进与培养、制度设计、加强管理方面下了很多工夫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们将积极参与湖北省委、省政府牵头的“荆楚文库”项目,同时还启动了类似“崇文书局版刻丛刊”等古籍出版项目。国家“十三五”重点出版规划,我们参加了几个子规划项目的策划,一共策划申报了10个重点项目,今后我们还将积极补报项目。
       在加强精品出版方面,我们还是坚持围绕我们社的整体定位、我们的产品定位、我们的资源、我们的优势来策划,有些项目我认为将来实现了以后,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       百道网:很多传统的出版社都在尝试向数字出版转型,崇文书局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探索?
       韩敏:确实现在大家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,读屏的时间越来越多。但对崇文书局来说,更多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,我是这样认为的。因为按照崇文书局的规划,我们涉足的出版领域如文史、如古籍,应该说它跟数字阅读之间不是一个替代性的关系,替代性就是说你通过读屏可以把读书给代替掉。我们的传统文化,像我们坚持做的古籍,这些需要深读、精读、反复读的内容,通过碎片化阅读或者手机阅读,是很难完成的。所以,我认为,对我们来说它不构成一个替代性的竞争关系。替代性竞争是最可怕的,可能在有些传统出版领域,有些出版单位将来可能会式微,因为读者获取信息更容易,而且更快捷。但是我相信我们这类出版社,我们的出版是很难被替代的。
       数字化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机会,毕竟现在传播更方便、更快捷了,我们可以加以利用。我们成立了数字中心,去年通过项目争取了省政府几百万的资金支持,建立我们的数据库。我们有些内容是可以进行碎片化的,可以在网上供读者阅读,所以我们总体上在积极地跟进,利用新的传播和营销方式。我们还建了自己的微博、微信,但是我感觉这种传播效果不是特别好,它很难形成话题。我们真正的内容还是在线下,我觉得还是要坚持我们的特色和既定的战略方向,精耕细作。
       百道网:崇文书局作为一家规模不算太大的专业出版社,您觉得眼下发展的务实策略是什么?
       韩敏:最近我们有一本《老人与海》被评为“2015年度中国最美图书”,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努力的最大肯定。我觉得数字出版的发展还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的。
       对于出版社来说,还是应该始终坚持内容为王。很多年前大家都说出版社要消亡了,确实,现在的报刊产业被数字化冲击得比较厉害。从国际上来看,图书业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动荡后趋于稳定,实体出版市场份额与数字出版的份额基本上也是稳定的。数字出版并没有像洪水猛兽那样,把传统图书出版全部消灭掉。我个人认为图书跟报刊还是不太一样。
       崇文书局这类出版社跟一般的出版社又不太一样,所以我们对崇文书局的发展比较有信心。我们不一定会做得很大,但是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价值,有自己的读者,所以在这个方面,我们对数字出版更多的是跟进和利用。我觉得既要打造我们独特的核心竞争力,还要做好我们的产品。至于它的传播方式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,这只是商业策略问题。出版策略的根本是要做好内容,目前我们的品种不是很多,我们希望把书提档升级,就是一定要做得比较精美,一定要做精品,让读者愿意放在他的书架上,愿意去阅读。
 \
《老人与海全译本》
出版社:崇文书局
作者:[美]欧内斯特·米勒尔·海明威著
译者:文爱艺译
出版时间:2015年10月
 

版权所有 崇文书局 技术支持 长江数字 我要投稿

地址:中国武汉市武昌雄楚大街268号省出版文化城C座11楼 邮编:430070 站长统计